地仙之祖绝非浪得虚名,镇元子的实力远在孙悟空之上。
原著五庄观那回,孙悟空打倒人参果树,怂恿唐僧逃跑,然而,还没逃出五庄观所在的万寿山地界,就被镇元子轻易追上。
镇元子变作一个云游的道人,询问取经团队是否去过五庄观。他为何要明知故问?其实是个取经团队一个机会,如果孙悟空主动承认错误,他可以考虑大事化小。
只可惜,孙悟空非但不承认,还因镇元子指出他的错误,恼羞成怒,大打出手。
然而,这不过是自找苦吃而已。双方交手不过两三个回合,镇元子使出一招袖里乾坤的本领,“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,刷地前来”,不仅瞬间生擒孙悟空,连唐僧等人也一并擒拿。
我们知道,镇元子生擒取经团队后,威胁孙悟空救活人参果树,孙悟空向观音菩萨求助,终于让人参果树起死回生。镇元子喜出望外,于是和孙悟空结拜兄弟。
展开剩余70%所以,有个问题一直让人津津乐道,孙悟空取经途中遇到困难,总是满世界求助众仙,可是,他却从未求过义兄镇元子,这是为什么?
有人认为,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不过是逢场作戏,或者说,通过和孙悟空结拜,攀上佛教集团的高枝,对孙悟空本人并无情谊,既然如此,孙悟空当然不会向他求助。
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原著,首先,镇元子和如来早就相识,正因如此,五百年前如来举办兰盆会,才会邀请镇元子赴会,既然如此,镇元子又何必通过孙悟空攀佛教集团的高枝?
其次,据原著情节不难推测,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是真心实意。
原著第二十七回,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后,书中如此写道,“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,两人情投意合,决不肯放,又安排管待,一连住了五六日。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,真似脱胎换骨,神爽体健。他取经心重,那里肯淹留,无已,遂行”。
若不是唐僧急着取经,镇元子恐怕得留孙悟空在五庄观过年,试想,如果他和孙悟空结拜是逢场作戏,又岂会对孙悟空如此热情?
之所以孙悟空遇到困难,从不找义兄镇元子帮忙,我们从观音菩萨对他的一番话中,便可看出端倪。
原著第十五回,观音菩萨下界降服小白龙,让他变作白马充当唐僧的坐骑,没想到孙悟空却乘机撂挑子,说:“我不去了!我不去了!西方路这等崎岖,保这个凡僧,几时得到?似这等多磨多折,老孙的性命也难全,如何成得什么功果!”
观音菩萨只好承诺他:“你今日脱了天灾,怎么倒生懒惰?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,我许你叫天天应,叫地地灵。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,我也亲来救你。”
既然观音菩萨已经承诺孙悟空,遇到困难,“许他叫天天应,叫地地灵”,也就是发动在三界的人脉帮助他,甚至亲自相助,孙悟空还有必要求助镇元子吗?
亲兄弟还得明算账,何况结拜兄弟?求助镇元子,就得欠镇元子人情。明明可以通过组织解决的问题,孙悟空又怎么可能让自己欠下人情账?所以他从不找镇元子帮忙。你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山西省